跨越山海 相约水城 共擎未来——写在全国城市企联联席会助力聊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之际
在广袤的鲁西平原上,流淌千年的运河,见证了聊城历史上漕运的发达,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文明与繁荣。光岳楼的高大雄伟、山陕会馆的雕梁画栋,见证了聊城独具魅力的商业文化……聊城这片自古以来投资经商的热土,在新时代背景下,伴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,正踏着时代脉搏,绽放着商业古城独有的璀璨光芒。 6月20日—22日,2024第八届全国城市企联联席会助力聊城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聊城召开,届时,50家城市企联会负责人,全国各地有意向来聊投资的近百家企业负责人将齐聚聊城,商贾云集,冠盖络绎,共同商讨“合作发展”这一话题。 客商纷至沓来,是对热情相约的回应。不久前,聊城向全国客商发出公开邀请——“投资聊城·共擎未来”。邀请信中充满面向未来抢占发展先机的高度自信,向外地企业家表达了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满满诚意:今年1—5月,我市市级领导外出开展招商活动56人次,拜访企业(机构)174家。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推介活动。全市各级共开展各类招商活动460余次,拜访企业930余家,对接推介项目452个,接待来访客商373批次。举办了高铁沿线知名企业聊城行暨“投资聊城·共擎未来”招商季活动、2024中国聊城(北京)高质量发展暨融入京津冀产业合作推介会、2024山东聊城(深圳)投资合作交流会等活动。 重商、亲商、安商、富商的理念,始终烙印在聊城的文化基因中。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聊城古城建立,成为我国较早开展商业活动的地区之一。这里继承了齐商义利统一、合作共赢、诚信待客等优秀商业文化元素。明清时期,聊城因京杭大运河吸引晋、徽等地客商齐聚,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,享有“漕挽之咽喉,天都之肘腋”等美誉。 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开放、包容的聊城人,将客商和繁荣两个词紧紧连在一起,并在过去十年中进一步传承、发扬。近年来,聊城一直高度重视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,环境“洼地效应”不断显现,中国宝武集团、中国电建集团、新希望六和、牧原股份、波米科技、海亮集团、中化集团、上海友升、厦门建发等企业入驻聊城,不仅引来了优质项目,还带来了先进技术、高端人才、成熟经验等,为聊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。值得一提的是,韩国希杰集团落户聊城以来,成功实现了“十连投”,成为聊城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美谈。 “以开放促进发展、在发展中扩大开放”,这是聊城招商引资工作成功的法宝。过去十年,全市各级坚持“项目为王,服务为金”,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和生命线,不断解放思想,创新招商方式,拓展招商渠道,狠抓促进落实,招商引资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强力支撑。项目和资金的融入,体现了客商对聊城的青睐,也充分证明了聊城是投资的沃土、创业的福地。 奋进新征程,阔步向未来。今年以来,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全力打造项目引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。继续实行重点招商项目首席服务专员机制,明确重点招商项目由市县两级招商主管部门的“首席服务专员”联合帮包,借助市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指挥部进行重点推进,目前绝大多数已开工。全面梳理全市在谈、签约重点招商项目,对于签约未落地、落地未开工重点招商项目,由项目承接地县级领导干部帮包,实行“一个项目、一名领导、一个团队、一套方案、一抓到底”“五个一”项目服务推进机制。 今年2月19日,全市高质量发展“聚力攻坚突破年”动员大会成功召开,把“实施‘招大引强’提升行动”列为重点实施的十二项提升行动之首,坚持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培育产业主峰、建设制造业强市的“一号工程”,开展产业集中招商百日会战,在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上实现突破。这是冲锋号,更是助阵鼓。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、市政府招商引资工作部署,以坚定的信念、昂扬的斗志、创新的精神,投入到招大引强、招新引优工作中。 “我们将通过开展‘招商引资质效突破年’活动,深入推进招商引资‘十二大行动’,邀您来聊兴业发展,为您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、全生命周期服务,让您感受到办事省心、投资安心、服务暖心、生活舒心的环境,助力您在聊城成就事业、收获梦想。”这不仅是真诚的邀约,更是聊城人铿锵有力的承诺,聊城期待您的加入,共享机遇、共同发展,实现聊城与各地客商合作共赢的双向奔赴。